“你现在的存款够你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(ICU)待几天?”
这是知乎上的一个热门话题,目前该话题的浏览量已经超过240万。几个高赞回答中提到,他们看病所需的费用都是几十万起,除去医保报销的部分,自己仍需负担二三十万,甚至更多。
对于大部分90后来说,二三十万可能就是一年的收入。
显然,很多年轻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个残酷的问题,所以他们开始购买保险,试图给未来的自己筑起一道屏障。
有数据显示,90后平均持有4张保单。他们当中,有人是因为“惜命”而给自己配置保险;有人则是经历了危险,或者看到了身边朋友患病的案例,在惊慌之下而购买保险。
创业最前线跟几位购买保险的年轻人和保险经纪人聊了聊,发现年轻人买保险,正在成为一种趋势。但也有年轻人认为保险还没那么重要,那保险意识要怎么提高?
“交给时间。”一位保险经纪人说道。
01
“亲历生死后,主动买保险”
“砰!”
林墨眼睁睁地看着左侧驶来的车快速地朝自己撞过来,大脑一片空白。
几秒钟后,她才反应过来,当时脑海里的第一个念头是“幸好还活着”。接着,她观察了下形势:自己的车被撞得倾斜了45度,而右边就是一个两米深的洼地,车已经接近边缘。
她不敢动,生怕一动车就会翻下去,直到对方车里的人过来把她拉下来。
这件事发生在今年10月24日的下午,林墨永远记得这一天。活了二十多年,这是她第一次觉得自己离死亡这么近。
那天,她开着车从一个路口出来,准备右转。也不知怎的,她忘记观察左侧来车,等她想起来的时候,车头已经出了路口。这时,左侧也恰好驶来一辆载着8人的面包车,且车速很快。
对方虽然紧急刹车,但还是撞上了她的车头。
“原来发生危险的时候,真的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,人已经没有了任何反应,只能看着车撞过来。”事后,林墨回想起当时的场景,仍然心有余悸。“如果我再往前开一点,或者对方的车速再快一点,真的会有生命危险。”
庆幸的是,双方都没有伤亡,对方司机因为紧急刹车冲击太大,被撞掉了一颗牙。
在处理事故的时候,林墨才发觉保险的重要性。当初买车的时候她只买了100万的车险。虽然这次事故足够赔付,但是她不敢想象,万一事故再严重些,对方8人全部受伤,这个额度是否还够用。
所以,林墨决定明年要把车险的保额加到150万,甚至200万。
经历过生死关头,林墨也开始考虑给自己和父母购买人身险。
“父母年纪越来越大,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意外,配齐了保险才放心。”她对创业最前线称。
让她做出这个决定的另一个原因是,她的舅舅前几年被诊断出癌症,如今还在治疗,花费不菲。
大多数人都抱着侥幸的心理,觉得这些疾病距离自己很遥远,但当血淋淋的现实摆在面前时,才发现疾病可能离我们很近。很多年轻人都像林墨一样,经历过身边朋友的生死之后,想到了购买保险。
去年夏天,韩依突然听说自己的一个同学被确诊了白血病,这让她震惊又害怕。当天晚上,她就在支付宝上给自己买了份医疗险。
唐迪是一位保险经纪人。2015年她进入保险行业后,曾劝好朋友买一份保险,对方不听劝,唐迪就自己花钱给好朋友买了份医疗险。
结果第二年,唐迪这位朋友的姑姑突然患上重病,目睹了亲人在罹患重病后还要负担天价诊疗费的窘迫处境后,她主动找唐迪买了保险。
不难理解,这些亲身经历过生死的年轻人会主动购买保险,主要是因为切身体会了在生死攸关面前,若有更多的保障,就会让自己的生命及家人的生活保留更多的尊严和体面。
02
“保险带来的是安全感”
事实上,除了亲历生死关头的人外,更多的年轻人买保险是因为“更加惜命”,以及要给逐渐年迈的父母更多点保障。相比上一辈人,这一代年轻人“以保险保障未来”的意识更强。
《北京健康白皮书》显示,疾病年轻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。再加上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压力大、生活作息不规律等因素,猝死事件频发,这都让他们越来越焦虑。
除了“保温杯泡枸杞”的养生方式之外,买保险也成了他们防范风险的一种方式。
在朋友眼里,张琳是一个极其惜命的人。她注重养生、作息,一旦身体不舒服就赶紧去医院。就连HPV疫苗、流感疫苗,她也是身边朋友中最早打的。
她产生买保险的念头,就是因为经常看到朋友圈经常有发水滴筹、轻松筹等平台的求助链接。
最初,她每次看到后都会尽一份绵薄之力,想着假如以后自己或者家人生病,也有别人帮助自己。后来她发现这样的案例实在太多,“求人不如求已”。于是,她给父母买齐了保险,顺便给自己买了医疗险和意外险。
“当时想着自己还年轻,重疾险过几年再买。”张琳表示。但是,今年的疫情再次让她感觉到了意外的不确定性。
“那一阵每天都担心自己会被传染。”惶恐之下,她找经纪人买了两份总保额50万的重疾险。至今,张琳累计给父母和自己买了8份保险,每年的保费共计不到1万。
保险带给她的是安全感。买完保险后,每次跟朋友谈起某个意外,或者可能会遇到危险的时候,她都很有底气地说:“没事,我有保险。”
94年出生的晓雅,买保险的时间更早。
4年前,她毕业后准备再次考研,没有医保,自己又经常生病。
“整个人非常焦虑,整天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某种病。”晓雅称。于是,她给自己买了意外险和医疗险。
重疾险比较贵,她当时没买。去年,当手里有了积蓄之后,她马上给自己配了重疾险。
“我总觉得人生的不确定性太多了,如果真的有什么事,有钱能治病,治不好也能给父母留下点钱。” 晓雅对创业最前线表示。
今年,第一批90后30岁。一部分尚且单身,还有一部分已经进入婚育阶段,大多人会为自己和家人进行保险规划。
互联网保险第三方平台慧择网曾发布了《90后保险大数据报告》,报告显示,90后平均持有4张保单,其中2.7张是健康险,其次依序是意外险,寿险和教育金。此外,保险普及率低的二三线区域(包括二三线城市、中西部区域和农村),也催生出大批90后保民。
唐迪有个94年出生的客户,高中毕业就出去打工,每年收入大约4万元。但是,她在20岁时就给自己买了保险,其中包括一份每年要交1万元保费的养老金。
“她买保险的时候跟我说,万一生病,这些年攒下的钱都不一定够付医药费,还不如花钱买份保险,剩下的钱也花得更踏实。”唐迪表示。
今年5月,央视财经发布了《2019-2020中国青年消费报告》。报告显示,青年人花钱排行前五位的分别是教育培训、住房、养生保健、旅游、文化娱乐。而排在第六位的,就是保险。
水滴保险商城的数据也显示,尽管80后仍然是购买保险的主力,但90后平均保单增速较70后、80后增速更为明显,三四五线城市90后保民增长速度迅猛。
可见,年轻人正在把买保险提上日程,他们不仅希望通过保险来抵御不确定性的风险,还希望在能力范围内自如地进行人生和财务的规划配置。
03
“时间会证明对错”
当然,除了购买保险的意愿在提高,年轻人购买保险的方式和渠道也发生了变化。
以前,大多数人买保险是通过保险公司的代理人,一般在一家保险公司配齐所有保险,但是这些产品未必是性价比最高的。
“就好比一个家电品牌,这个品牌的空调好,但不代表它的手机也是最好的。”唐迪称。
而保险经纪人的核心工作就是帮客户在各家保险公司的产品中,筛选最适合客户或者性价比最高的产品,这种方式也越来越被年轻人所接受。
张琳曾经找代理人咨询过保险。但是她发现,那家以服务好著称的保险公司,同类产品比其他公司贵出不少。所以她最后找了经纪人,配置的保险来自6家不同的保险公司。
另外,年轻人也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购买保险。这是因为年轻用户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,对互联网更加信任。
比如张琳,一直以来,她跟经纪人都是通过电话、微信沟通,从未见过面。
“我的一些客户直接说不用见面,按照谈好的方案购买就行。”唐迪称。
今年疫情的出现,也加速了保险线上化的进程。不少传统保险公司、第三方保险经纪平台都做起了直播,且数据很可观。
公开数据显示,目前已有超千万人次在支付宝上观看保险直播,其中超六成为年轻人。
不过,在年轻人买保险背后,也依然存在一些问题。
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,保险从业者的水平参差不齐。
“目前,国内专业的保险经纪人占比不到十分之一。”唐迪表示,“我有很多北京的客户,他们迟迟未购买保险就是因为觉得代理人不专业,身边又没有专业的保险经纪人。”
一二线城市尚且如此,下沉市场的用户想要找到保险经纪人,则更加困难。
通过互联网购买保险虽然已经很普遍,但过程中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,比如看不懂条款。
张琳曾尝试在网上给妈妈买一份医疗险,但是对其中一条健康告知有些疑问,她连着打了两个客服电话都没搞明白,最后只能放弃。
“如果健康告知环节出了问题,很可能面临拒赔的风险。” 另一位保险经纪人胡沁对创业最前线表示。
在线上买保险,用户也不容易产生信任感。
“在线上,用户可能会买价格较低的意外险和医疗险,但是对于上万元的大额保险来说,他们就很谨慎了。”胡沁表示。
因此,在保险直播中,最受欢迎的是价格较低的百万医疗,因为这些险种属于“轻决策”的产品,用户不需要反复思量再决策购买与否,通常只需要了解险种的基本情况和赔付条件就可以很快地做决策。而对于较贵的重疾险、高端医疗、年金险等产品,成交量并不乐观。
“其实价格只是一方面,线上只适合售卖标准化的产品,而有些用户需要个性化的方案,沟通流程较长,这就不适合线上。” 胡沁说道。
所以,保险公司也在销售渠道上做了一些区分,把价格较低的短险等产品放到线上,而较高金额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依然在线下。
此外,据创业最前线了解,困扰保险从业者的另一个问题是,国人的保险意识还有待提高。
这从我国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可以看出来。2019年,我国保险深度为4.3%,保险密度为3046.07元(人民币)。
而相关数据显示,在1999年英国的保险深度已经达到13.35%,保险密度为3244美元;瑞士的数据分别是12.84%和4643美元。
可见,我国如今的数据与发达国家20年前相比,仍有很大的差距。
今年春天,在宁夏工作的刘鑫在朋友介绍下,找一个经纪人购买了重疾险。
但是,当他跟身边的朋友们说起这件事时,朋友都劝他退掉。“那些条款中的病听都没听过,我觉得离我很远。”
最终,他花7000多元买的保险,只退回2000多元。
那么,要怎么进一步提高国人的保险意识?
“交给时间,当他亲自经历或者听说过患病的例子后,自然会受到教育。”唐迪言简意赅地说道。
张琳跟朋友说起买保险这事后,也曾有人质疑她“买这么多保险有用吗?”,但她觉得没必要解释,“时间会证明对错。”
在她看来,买保险是“会上瘾”的。明年,她打算再给自己买50万保额的重疾险,如果积蓄多,还会考虑理财型保险。
一边努力为生活打拼,一边为未来建立保障,正成为这一代年轻人的选择。他们既追求健康平安的当下,也要拥有充满安全感的未来。
基于年轻人逐步增强的风险意识,保险行业整体发展逐步完善并延展出互联网保险业态,以及推出多元化、个性化的产品,这个行业或将迎来史无前例的“黄金年代”。
*文章中人物均为化名。
(千寻专栏 创业最前线)
关键词: 存款